6月1日上午,天气晴朗,微风和煦,淡蓝绸布般的天空中缀着几缕云,阳光透过枝丫的缝隙洒在玉泉大厦前的石砖地上。怀着满满期待, 22级新闻学班13位同学在刘寒娥老师、刘艳婧老师、赵竞学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玉泉区融媒体中心,就县级融媒深度融合中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采访调研。
玉泉区融媒体中心坐落于集聚数十家互联网企业入驻的玉泉大厦暨玉泉区双创基地。据了解,玉泉区融媒体中心已形成“泉政务”“泉民生”“泉服务”“泉现场”四大产品主线,推出了《习近平金句我知晓》《泉媒体播报》《玉泉故事汇》等一系列传播党的声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媒体产品,先后荣获“自治区十大最具影响力政务新媒体品牌(旗县区级)”“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回应群众关切,讲好百姓故事
玉泉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杨帆介绍说,“为更加立体化形式展现老城区文化底蕴、人文景观及社会经济发展新面貌新气象,讲好玉泉区的故事,2019年中心成立后推出了《玉泉故事汇》,独特的叙事视角,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了玉泉区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时代变迁,至今推出的110期节目,平均每期点击量达到10万次。《泉民生现场》是玉泉区融媒体中心全力打造的第一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栏目以贴近百姓为宗旨,对百姓关心的问题一追到底,问政相关职能部门,该栏目以独立采编为主,强调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播出,真正做到了用新闻为百姓排忧解难。该栏目于2020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旗县融媒“四名”中“名栏目”的称号。
自成立以来,玉泉区融媒体中心结合重大时间节点,运用H5、VR、微直播等新技术手段,加大图片、音频、视频、直播等融媒体产品创意、创作,着力打造具有时代影响力的融媒产品。” 平均每年在央媒的发稿量为90至110篇之间,位居自治区媒体前列,累计阅读量千万余次。
加快消息传播,巩固主流舆论
“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新时代的媒体职责,是民生任务。”杨帆主任介绍说,疫情期间,玉泉区的舆论风向出现了偏航的风险。为了抓住舆论主战地,融媒体中心的人员进入基层,与基层网格员,大量群众建立起了直接联系。通过更贴近百姓的方式,为百姓传达政府政策,积极引导舆论走向,真正发挥出主流媒体主力军的作用。玉泉区融媒体中心通过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头条等多种方式让百姓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身边的新闻,采用“策,采,编,发”一体化流程,为群众精准快速的推送有价值的消息,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上发挥出重大功效。
推进体系建设,增强“造血”能力
如何提升“造血”能力是玉泉区融媒体中心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杨帆主任说,人才的流失是最大的瓶颈,如何才能更好地留住新闻人才,是所有县级融媒正在努力探索并着力解决的,但更多需要政府从政策,配置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完善人才孵化机制,为融媒体中心技术人才引进、专业技术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后,玉泉区融媒中心的建设被提上日常。然而,对于像杨帆老师这样的传统记者,写稿排图或许不在话下,但若是做小视频、公众号甚至运营小程序,属实过于困难了。从传统媒体直接过渡到新媒体,冲击是必然的,有很多老记者都没法跟上步伐,就像杨帆老师说的,原有的工作人员中能用的少之又少。既然原有人才不好用,那就引进新鲜血液中心设置几十个工位,引进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杨帆老师说,年轻的新闻人懂得多、上手快,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融媒中心的彻底转型。
杨帆主任说,短视频盛行的当下,做出富有玉泉区特色的作品也是“造血”的重要一环,未来玉泉区融媒体中心也将继续从文旅和民生两大方面着手打造自己的品牌。
合作共赢,共促文明
习总书记强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玉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张东霞希望与玉泉区融媒体中心、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合作,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共同玉泉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
玉泉区融媒体中心依托首府高校资源,积极与自治区各大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中心先后迎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等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使他们近距离感受“新闻+政务+服务”模式下推出的融媒体产品,了解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流程,获得新媒体实战环境的真实体验。